江山如此多嬌---------------------河南萬仙山 絕壁長廊 郭亮村 2,0
本章主要介绍挂壁公路,介绍在郭亮村拍日出景色。
郭亮挂壁公路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郭亮洞挂壁公路,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隧道,郭良隧道,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
我们沿着小山路前往挂壁公路。
郭亮村的天池。
红岩绝壁约有200米高,耸直陡峭,像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头顶密布的 的乌云使峡谷更显磅礴大气,走在云梯上仰望山体无不被险峰所震慑,壁缝填满双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层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见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煞有不上不下之感。
为姐姐与朋友们在天池拍照留念。
因连续爬山累的厉害,衣服都湿透了。天池原是一条峡谷,长326米,最宽处31米,最深处62米。1975年,村民攀爬天梯,靠肩挑背扛的,从山下运来沙子、水泥,在此筑坝修成的水库,成就了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顾名思义为“天池”。
一汪碧水,清澈见底,这就是“天池”。我们沿着阶梯徒步下到“天池”,天池峡谷红石岩层清晰可见,青山红岩倒映在池中也分外的漂亮……。
山路。
大巴车在挂壁公路艰难地爬坡行驶。
公路景色。
看似平坦的公路,其实很有坡度。
山两侧的岩石。
郭亮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郭亮洞挂壁公路,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隧道,郭良隧道,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
狭窄的公路与疾驶的车辆,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加倍小心。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挂壁公路是公路的一种,最有特色的公路。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
绝壁属沉积砂岩,硬度达到8.2级,属最硬的一种石头,郭亮挂壁公路平均作业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和作业,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
"郭亮洞"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其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通往郭亮村的路上便可见到令人惊叹的绝壁长廊,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悬崖,惊险万分。过了重重险路,便可见到景色宜人的郭亮村,和那立于山顶的崖上人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这里也是众多影视剧喜欢的拍摄地点,拍摄过《清凉寺的钟声》、《倒霉大叔的婚事》、《举起手来》等四十多部影视剧,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
为姐姐与朋友们在天池拍照留念。
因连续爬山累的厉害,衣服都湿透了。
狭窄的公路与疾驶的车辆,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加倍小心。
绝壁属沉积砂岩,硬度达到8.2级,属最硬的一种石头,郭亮挂壁公路平均作业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和作业,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
"郭亮洞"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其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