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仙都太姥山
“海上仙都”太姥山
海上仙都-太姥山
太姥山简介
“山海大观”图。
迎仙台游览区
过了萨公岭,便到迎仙台。世人称太姥山为“海上仙都”,是因为传说中的东海诸仙每年都要在此相聚,迎仙台便是太姥娘娘迎接诸仙的地方,这里的海拔恰好是666米。迎仙台是欣赏太姥山的肖形景观要在集中处,四周各式各样的肖形景观,宛若随意摆设抽象派雕像艺术大师的巨型作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正面九鲤峰方向有夫妻峰、迎仙峰、仙人锯板等景观,右侧乌龙岗方向有仙翁对弈、龟蛇相会、金犬望榕、石观音等景观,左侧葫芦洞方向有金猫扑鼠、郑王点兵、玉兔听潮、蹲猴望海、麒麟长啸等景观,几乎每块石头都可找到贴切的名称。过了小石门后,向上走到七星洞、紫烟岭,向左走过蓝溪涧、一线天到一片瓦,回头向下斜插到葫芦洞、将军洞。
玉兔听潮
这块岩石象石兔,有人称之为"玉兔听潮",也有人说它是"玉兔望草"。瞧它两只长耳,静静地,好像在倾听远处潮起潮落、心潮澎湃,激动的流下热泪。至于"玉兔望草",是说它眼前长着一丛嫩绿野草,可就是吃不着,伤心地泪眼汪汪,至今连泪痕还没有擦干!
仙人锯板
“仙人锯板落人间,片片撑空未可攀。我欲借渠成广厦,好教寒士尽欢颜”。
仙翁对弈
传说东海诸仙在此聚会,南斗、北斗两位星翁也应邀前来赴会,神仙相会,畅所欲言,轻松
金猫扑鼠
前方笔直的石峰上有二块石头,大者如猫,小者如鼠。鼠见到猫,吓着贴地而逃;猫见到鼠,猛地向前扑去。鼠叽叽哀叫,走投无路;猫威武机灵,穷追不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
迎仙峰
迎仙峰亦称迎仙台,此处海拔恰好是 666米处,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处,据传昔日东海诸仙常聚会于此,太姥娘娘正伸出擎天巨掌欢迎诸位的到来。 清诗人王家宾《登迎仙台》诗中写道:" ...... 蓝溪仙姥不可求,容成帝师今难留。空台夜夜唳黄鹤,黄鹤一去云悠悠。遥想群仙今何处,远驾神驹空际驻。霞衣缥缈紫幢飞,一曲笙歌不知曙......"。
葫芦洞游览区
该游览区地处太姥山步游道枢纽,连接迎仙台、九鲤峰、一片瓦。此处岩洞众多,最有特色的要数素有洞中乐园之称的葫芦洞,紧接着是四通八达的将军洞,出洞时回头可赏妙趣横生的亲嘴岩。出将军洞,到V字形龙须岭,岭底可观高40余米的擎天巨柱天柱峰,两条山道通往大磐石、观海台,皆是登高望海观景好去处。
葫芦洞
太姥山一百多处岩洞,最有特色的就数葫芦洞,素有洞中乐园之称。该洞由嶂谷、叠石洞相连组成,全长一千多米,因洞形状似倒放的葫芦而得名。入洞时先窄后宽,抵达葫芦肚时,
将军洞
出葫芦洞,紧接着就是将军洞。洞为叠石洞,因顶上有三块巨石,分别形似将军鞋、将军剑和将军帽,故命名之。将军洞全长 399米,是一个洞群,有四个通口,可分别通往葫芦酒家、葫芦洞、龙须岭、骆驼洞,号称十八洞。洞内有"天门中断"、"大象饮水"、"洞中骆驼"、"壁虎戏檐"等景观。尤其是通往龙须岭的石巷上,有二块岩石宛如一对情人在忘情地亲吻,称之为亲嘴岩。瞧!他们吻得多么热烈、多么投入。
天柱峰
一块石柱耸天而立,高约 40米,横断面椭圆,恍如神话里的定海神针,那就是"天柱峰",也称"南天一柱"。
摩崖石刻
赵朴初的“太姥胜景”,“景”字之左,隐约还有一个“景”字,无意间道出欣赏太姥山石景又一玄机--移步换景,如太姥山标志景观“夫妻峰”,换个角度欣赏便是“母子峰”、“和尚讲经”等。
荧屏石
石屏高约 5米,宽约 4米,似一电视屏幕。有条晶洞串珠状排列,呈波浪起伏,如股票行情走势图。右下方刚好有一长方形小石块,似电视遥控器。
九鲤峰游览区
该游览区以峰石峥嵘见长,集峰、岩、洞于一体,最具太姥特色。可从迎仙台沿着云标石
九鲤朝天
九鲤朝天,这是一组花岗岩峰林,海拔765米,面积8万平方米,峰林象一群从水中跃起、向天空窜去的鲤鱼,是太姥山最壮观的峰峦景观。"九"这个数,在古汉语里不为实数,而是泛言其多,各位欣赏此景时,必须把整座山峰连成一体。相传,一位东海游仙从太姥山上空经过,是下面峰峦连绵起伏,误以为是汹涌澎湃的海洋,便顺手投下数尾鲤鱼,以繁衍后代、造
三伏腰
“三伏腰”是一处叠石洞,因随洞形的发展,钻洞时须一而再、再而三,连续三次伏腰而得名,古人称之为“接官亭”。古时进山朝拜,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无论尊卑、贵贱,概莫能免,必三鞠躬而过。可谓是“官民到此最平等”。
玉猴照镜
为一" U"型状的岩石。一块经风化为猴子,另一块剥落为弧形,像一面镜子。顽皮的猴子一手拿镜子,伸长脖子对镜照尊容,所以称"玉猴照镜"。这景点形神具备,不需要指点,也不需要想象,大家就可以呼出其名,真是大自然的天工造化。
滴水洞
七星洞
该洞是一个嶂谷,因流水沿节理侵蚀而成,南北走向,洞长约40多米,高约20米,平均宽。
回音谷
站在回音廊,向着对面的九鲤朝天峰,急促一呼,可听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声应,也叫回音谷。明朝林道传在赞美三声应的诗中写道:“我来千仞岩,上下何人屋?长啸天地宽,连声应空谷。青天不可问,丹石何能言。下有万窃洞,玲珑声相吞。”天地是如此的宽广多情,山谷又是如此的幽深神秘,一声呼唤会让人豪情顿生,一句心语山谷会永久收藏。
南天门
南天门,其实是个峡谷,两扇陡峭的岩壁像拉开的天幕,深谷下翘檐斗拱的香山寺,在暮霭中为海市蜃楼,加之天风的吹拂,好象置身于天界。难怪古人有诗云:“谁谓无天门,天门此地开。青冥通帝座,暮霭瞰蓬莱。”这里的脚下,有一石洞直通香山寺,称“南天门洞”。洞长730米,于1995年开辟,洞内树藤缠绕、古树参天、径道崎岖,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很是费劲。
云标石
“云标”二字是由明代崔徽中、谢在杭题刻的,“云”指顶峰上的白云古刹,“标”即通
一片瓦游览区
该游览区太姥山西南部,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的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的佳境。挤过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的一线天洞,穿过白马洞,便到一片瓦。到此,可边听太姥娘娘升天故事边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景观群,可到尧封太姥舍利塔、太姥圣殿凭吊闽越第一女神,可歇脚太姥娘娘修道的鸿雪洞用丹井水泡一壶太姥娘娘传下的绿雪芽茶。然后,或向上穿过危石高悬的通天洞直抵南天门,或向下经过汉白玉五百罗汉堂到香山寺。
一线天
通天洞
通天洞,地质上称之嶂谷。原名为“白猿洞”,因洞口有块岩石酷似“白猿”而得名。该洞呈南北走向,狭如巷弄,陡若云梯,全长600多米,可直达海拔800多米的“九鲤朝天”峰顶。目前仅开通到峰腰的南天门口。所以被称为通天洞,寓意可上九天揽月。游览时只能鱼贯而入,借栈道石阶慢慢行走。
太姥娘塔
太姥建于唐朝,在民国甲申年(公元1948年)修葺,塔墓上“尧封太姥舍利塔“的碑题,
绿雪芽
太姥山土生土长的绿雪芽茶树。绿雪芽和武夷山的大红袍一样著名。要说历史,它更早,
兰溪涧
兰溪涧,其实是一处玲珑别致的洞道,它开发于1992年。因洞中有股泉水,由岩壁渗出,傍着洞道的碇步,低吟徘徊流入兰溪而得名。据《太姥山志》载:“每岁八月,水色变蓝。”“溪流曲曲抱清纱,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这首是宋朝大学者郑樵写的《蓝溪》的诗。相传太姥娘娘当年隐居山中,种蓝为业,她在溪边为百姓染布,清澈的溪水也因此变得碧兰、澄绿。溪水流过东海,染蓝了整个东海,海涛拍打着天空,天空也变蓝了,从此,福鼎人到今天,还把深蓝起名叫海蓝,把浅蓝起名叫天蓝。
金龟爬壁
相传,太姥娘娘朝朝暮暮、年年月月在此静心修行,后来,得道羽化升天,就在太姥娘娘
鸿雪洞
草,吓得原形毕露,跌落下来,留下今天的“金龟爬壁”,告诫着人们一个普通的为人之道。
黑猫警长
拨云峰
香山寺游览区
该游览区在九鲤峰之下的山谷中,兰花盛开时暗香涌动,故而得名。可由经过一片瓦前。
陀九岭、望仙桥
九鲤湖的左测一条石径称天梯岭。该岭据传是宋代王头陀所修建,故又名陀九岭。从香山
五百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占地约4000平方米,该殿是由香山寺主持释品善老和尚赴缅甸,与缅甸国母
九鲤湖
九鲤湖位于香山寺的右侧,建于1991年。该湖小巧玲珑,坐落于幽深的峡谷下面,湖里倒
摩霄峰游览区
该游览区是太姥山的登高远眺的最佳去处。摩霄峰有名新月峰,峰顶建有瞭望台、电视差
摩霄峰
摩霄峰在白云寺背后,顶上平坦,现峰上建有电视搓转台、林业瞭望台、电讯发射台等现”
摩尼宫
乌龙岗
白云寺
白云寺又名摩霄庵,俗称上寺。为白云禅师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据记载,原白云寺。
金蟾含钱树
一颗古树从一狭小的岩石缝中钻出,树干挺拔,枝叶茂密。那岩石很像一只蟾蜍,树又含
国兴寺游览区
进入太姥山景区核心区,一般先到国兴寺游览区。在景区广场可仰望太姥山标志景点夫妻。
夫妻峰
夫妻峰是太姥山的标志性景观。这座山峰被流水节理侵蚀出一条缝隙,顶端一高一低的两个石蛋,看上去就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从这里看,他们是相拥相
国兴寺
国兴寺俗称下寺,始建于唐乾符年间四年(公元877年)。唐玄宗时,都督辛子言入闽赴。”
龙潭湖
龙潭湖的水源自白龙潭,也就是“龙井”。传说早年的一天,白云寺小和尚下山挑水,远
观雾岗
观雾岗是观赏太姥山云雾自然景观的最佳位置。雾幻是太姥山四绝之一,太姥山面临东
萨公岭
萨公岭,长约1.5公里。萨公即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
罗汉峰
这组林立的山峰,拔地顶天,前拥后赶,高低错落且秩序井然,扰如神龛上的罗汉,形象
楞伽宝塔
这座石塔叫楞枷宝塔,它建于唐乾符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其名字是取之达摩祖师从印
天门岭游览区
阴元洞
掩映在小树丛中,若隐若现,呈竖向排列的串珠状洞穴,像不像女性的生殖器?让人联想。
洗心池
洗心池其中来自一个小小的瀑布,常年不竭。之所以称之为“洗心池”,传说仙人来太姥。
韦陀洞
该洞洞深3.5米,宽6米,高3米,曲折迂回。内有清泉井,终年流涌不断,洞中有洞,洞。
天门北岭
天门北岭从国兴寺起沿着麒麟岗一直盘旋抵至天门寺,全长有2.3公里,于2000年开发修筑的。这条岭外侧林木葱茏,内侧峭壁如削,沿途风景秀丽,岩石景观目不暇接,让人如同行走在充满野趣情调的山荫道上。
三世佛
巨大的岩峰像三位并肩而立的尊者,称为“三世佛”。三世佛以空间和时间划分,有横三。
玉湖庵游览区
太姥娘娘雕像
据考,太姥娘娘系古越人始母。她家在才山下的才堡村,为避战乱逃至才山上,住在鸿雪
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
年
2
。
五指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