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大好河山之長城山海關------寸土不讓

 

山海关:长城与大海的交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 ...2022年6月10
日 —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部,始建于1381年,坐落在关外的沈阳和关内的北京之间,是长城东端的重要关隘。明将徐达在这里修筑长城时,首设此关,使它 ...

“山海”之间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2022年6月10日 —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部,始建于1381年,坐落在关外的沈阳和关内的北京之间,是长城东端的重要关隘。

萬里長城有多長?報告稱總長2萬1196公里

在古代万里长城是是为了抵御外敌而建造的,不过,每一个地方都是有尽头的,长城也是,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好奇,当时为什么没有敌人绕的过长城的尽头来入侵中国呢?

据了解,我们平时所称的长城是指的明代修建的长城,因为其完整度较高,它东起于鸭绿江,西到甘肃的嘉峪关,而我们熟知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也正是长城的尽头,在山海关的城南5公里的地方,就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所以也被称为“老龙头”。

老龙头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防御,我们都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用来抵御外敌的,由于以前的军队打仗都是在陆地上的,没有办法绕过大海。所以将长城的尽头设在这里,就形成了一道敌人无法逾越的分界线。

其实这一点古人早就已经想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明长城的第一个关口,也是长城最东边的尽头,被誉为老龙头,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山海关区城南五公里处,这里是万里长城唯一一个山,海,关,城于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

老龙头位于秦皇岛,他是明长城唯一个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军事防御系统,并且他的塔高14米左右。并且它的建筑非常的牢固,被海水冲刷百年都没有腐烂,就是





=====================================================================================================
=


“山海”之间 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新华社石家庄6月10日电 题:“山海”之间 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曹国厂、郭雅茹

  游客在秦皇岛市山海关老龙头景区游览(2018年8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是对山海关特殊地理位置的传神描绘。600多年来,山海关经历了无数烽火硝烟。狼烟远去,如今它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明代长城之一。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展开,一系列重点项目在此实施,因长城闻名遐迩的山海关,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山海”呼应 古长城新地标

  游客在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城门楼观光(2015年10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部,始建于1381年,坐落在关外的沈阳和关内的北京之间,是长城东端的重要关隘。明将徐达在这里修筑长城时,首设此关,使它成为“关内”“关外”的分界。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形狭长,“山”与“海”相隔仅8公里。角山脚下,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暂定名)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山海关老龙头景区景色(2016年10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2021年12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的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的“一号”工程。

  该项目建设专班负责人、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局长冯振说,博物馆主体建筑融于山海关长城的城堡体系中,与山海关历史文脉相统一。

  冯振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中国长城文化的弘扬与保护,成为长城精神、长城文化、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的集中展示平台,以及长城学研究基地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博物馆展陈大纲与展陈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力争今年底开馆运营。

  运动员参加2019秦皇岛天下第一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比赛时经过天下第一关城楼(2019年10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以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为牵引,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谋划实施了长城文化产业园建设,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带动长城周边产业发展,持续释放兴文化、优环境、促发展的多重引领效应。

  保护修缮 守护山海关长城遗产

  4月26日,工人在山海关长城北翼城修缮工程工地施工。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山海关境内长城全长27.639公里。

  山海关区旅游文广局党组副书记、长城学会会长郭颖说,山海关长城历经数不尽的烽火硝烟,在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保卫战等历史事件中损毁严重。到20纪40年代,山海关镇东楼门窗尽失,彩画剥落,周围多处城墙只剩轮廓。

  新中国成立后,山海关长城保护受到重视。1952年10月,国家拨款首次大修,至今维修保养已有70余次,累计投入8亿多元。

  工人在山海关铁门关城墙修缮工地施工(2016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按照“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山海关区在真实完整保护长城及附属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基础上,除险加固、合理利用,进行活化传承。

  据郭颖介绍,在各方支持下,山海关关城外围的宁海城至铁门关段城墙、铁门关豁口券洞、角山长城,以及老龙头入海石城、靖虏台、南海口关等段都相继修复。

  6月6日,游客在山海关老龙头景区观光。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如今,走过山海关老龙头西侧的铁门关长城券门,再往北走,公路旁能看见刚修出坡道的一段长城,由此可登上“腰铺九号”敌台;再向北,位于城下的八国联军营盘旧址已列入保护开发计划;通往角山的小路边,北翼城遗址的修护也正在进行……

  赓续精神 巨龙昂首向未来

  长城历经两千多年持续营造,涵盖春秋战国、秦、汉、唐、明等12个历史时期,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

  这是山海关角山长城(2016年10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嘉峪关关城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随后,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

  专家认为,长城最突出、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包括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历经岁月锤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游客在秦皇岛市山海关老龙头景区游览(2019年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如今,这条历史文化巨龙在传承与发展中昂首向未来,把新时代的长城故事讲得更精彩。

  长城沿线15省区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弘扬长城精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古老的长城焕发新的生机。

  长城河北段依燕山—太行山脉而建,

现存8个不同时期的长城近2500公里。去年11月,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长城建设保护规划,以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

  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地处角山和山海关古城之间,明长城遗址穿村而过,这里常年缺水,地瘠人穷。村党支部书记李成锁说,为抓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山海关区帮助北营子提升改造了村史馆,启动长城公社展馆建设,村民建水库、种樱桃和蔬菜大棚,还建起了民宿,人均年收入已过万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江山如此多嬌=============呼和浩特的草原之美

江山如此多嬌================河西走廊

江山如此多嬌============呼伦贝尔+莫尔格勒河+